教育是一缕浸润成长的春风,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。2025年夏季学期,鸡东县教育局与共青团鸡东县委员会再度携手联动,为鸡东县哈达镇学校续接了哈尔滨师范大学“益创团队”的公益助学桥梁。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子积极参加“益创团队”全新一季“青心扶苗”公益行动,**名学子带着更贴合学情的定制化课程与暖心陪伴,通过线上互动课堂,为哈达镇学校即将冲刺中考的九年级学子,送去精准的学科指导与备考鼓励。学院学子的公益行动得到了鸡东县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,特给学院发信表达感谢之情。

23级物理一班王鑫蕊
有幸参与“青心扶苗”线上支教,这段经历于我,是馈赠亦是成长。屏幕那端,学生求知的眼神穿透距离,让我真切感受到教育的重量。每一次耐心的解答,每一次互动的欢笑,都在我心中点亮星光。
我不仅传授知识,更被他们的求知欲与坚韧带动,深刻体会到“教学相长”的真谛。在每次的提问与解答中,这份志愿服务的收获,远比我付出的更为珍贵。
23级物理三班武奕如
可以说这次志愿活动是一次我和学生共同的成长盛宴,隔着屏幕,从备课的忐忑紧张到讲课渐入佳境,看着学生从迷茫到逐渐理解知识,我既感受到作为新手授课的紧张与青涩,又体会到传递知识的快乐。短短几周的时间,我不只是在传递知识,更在和学生的互动中明白:“教书”不是照本宣科,而是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搭建桥梁;“育人”也不只是教方法,更是用耐心和鼓励去灌溉梦想。我想,这就是青春的价值。
23级物理八班李士敏
短短一假期的扶苗课,比我预想中更触动人心。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,认真跟学习的专注、提问时的好奇,都让我格外动容。这不仅是我传递知识的过程,更是孩子们用纯真治愈我的旅程。未来如果有机会,我会继续坚持,用微小的陪伴,为他们的成长多添一份温暖与力量。
24级物理一班姜雨伽
在参加“青心扶苗”活动中,我有幸为初中生线上讲解物理知识。这不仅是一段传授知识的经历,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。我深切体会到,作为大学生,能够用自己的学习成果去帮助学弟学妹们点燃对科学的兴趣,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成长。讲课的过程让我反思如何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,同时也增强了我的表达与沟通能力。看着他们在课堂中积极互动,我感受到了教育带来的价值与意义。
24级物理一班谢凯如
参与“青心扶苗”志愿教育活动,于我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。最初,我带着忐忑与期待走进乡村课堂,当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睛时,所有的不安都化为了动力。
备课、授课,过程中我努力把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他们。孩子们的热情与好学也深深感染着我,他们会因为解出一道难题而欢呼雀跃,会因为学到新知识而露出纯真的笑容。
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温度,也让我明白,哪怕只是一点微光,也能在孩子们心中点亮希望。我不仅是在给予他们知识,更是在和他们一起奔赴一场关于成长与梦想的约定,这份双向的奔赴,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志愿教育的决心,期待未来能继续为更多孩子的成长助力。
24级物理二班于小辉
这一次志愿教师活动,也是我第一次拿起笔来讲课,从第一次讲课前的深呼吸,到最后一次课结束的再见,我经历了一次蜕变,走上了从学生到老师的新征途。
为了确保讲课时的流畅,我会提前模拟课堂场景,反复调整讲解方式,不断的补充所有我想到的知识点,尽自己所能,把我所会的传递给学生。他们做对的每一道题都化作一份自豪浇灌在我心上。
这段经历让我体会到了教育的成就感和意义。
24级物理七班闫金霖
参与“青心扶苗”网课教师志愿者活动,是一次用声音传递知识、用真心陪伴成长的珍贵旅程。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体会到教师职业的责任与温暖,更让我对“教育”与“陪伴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参与“青心扶苗”网课志愿活动,我从“授课者”变成孩子的“云端伙伴”。进步的不仅仅是学生,我也在跟着进步,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经验。这不仅是传递知识,更是用陪伴种下希望。微小的付出,收获的是双向的温暖与成长,我愿继续做他们的“云端点灯人”。
微光成炬,是一场始终延续的温暖传递。这穿透距离的情与关怀,会一直铭刻在孩子们与志愿者的心田。这跨越时空的联系,是用学识与真情为所有学生点亮逐梦的星光。今后,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将继续打造学习交流平台,致力于更多的“青心扶苗”公益活动,用知识与温暖让更多学生在呵护中蓬勃成长!